***下表是公佈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各家雷射機雷射效果的比較
理想的雷射必須全用小光斑(小於1mm)自由飛點掃瞄且速度要快,配備更快的三角可調式紅外線自動眼球虹膜瞳孔定位追蹤系統,
高斯能量分佈,有高階像差修正,非球面雷射程式,前導波與電腦角膜地形指引

*** ***下圖是大小智慧可變光斑6mm~0.6 mm,階梯狀,可能有眩光與中心小島,每秒15發,
虛擬鏡片是"虛擬"的,3D追蹤靠病床上下動,虹彩辨識(IR)系統多是數前靜態定位,沒有做到雷射中全程動態追蹤
富立葉前導波系統使用Hartmann Shack理論,僅射一道光入眼球去偵測其反射光點的變化


***下圖是奈米裂隙掃描雷射6mmx1mm,不能飛點掃描,熱能可能會累積,每秒30發,
高階像差系統不是前導波,追蹤靠機器臂移動


***下圖是德國研發的雷射光斑0.68~0.9mm,自由飛點掃瞄,每秒200 發,高階像差改良式非球面雷射程式,
前導波或電腦角膜地形指引,研創三角可調式紅外線自動眼球瞳孔虹彩定位追蹤系統
以Tsherning理論投射168個光點圖入眼球計算出雷尼克(Zernike)27階高階像差


*** ***下圖是他型小光斑大小為2mm+1mm非高斯能量分佈,氣化較多角膜;
微光斑0.8mm每秒60發,雷達追蹤需放大瞳孔,瞳孔中心可能偏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asik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